[套盒] 勃拉姆斯:交响曲全集,悲剧序曲 & 学院节日序曲(2.8MHz DSD) [4 Discs]Zdenĕk Mácal | DSD64|2.8MHz/1bit
简介
专辑介绍: 《悲剧序曲》中,布拉姆斯以“悲剧”为题意在用来强调此序曲的汹涌和受折磨的气氛;此曲也和他在1880年所写的学院节日序曲形成强烈对比。值得留意的是,悲剧序曲和学院节日序曲是没有任何紧接的戏剧内容,因为布拉姆斯对歌剧并不感兴趣。对布拉姆斯而言,音乐是用来强调其感受和情感。布拉姆斯形容他所写的序曲为“一笑一哭”;学院节日序曲为兴高采烈的歌曲,而悲剧序曲则为忧郁的歌曲。 《学院节日序曲》作于1880年,当时,德国布雷斯劳大学授于勃拉姆斯哲学荣誉博士学位,勃拉姆斯特作此曲以答谢,勃拉姆斯自己称这首作品是“索贝(当时比利时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)风格的快乐的学生歌曲集锦。”这首作品中所用的几首学生歌曲的素材,都乃索贝之作,1881年1月4日首演于布雷斯劳大学,由勃拉姆斯自己指挥。这首作品由引子轻柔地开头,序曲中第一首学生歌曲的主题片断在主要主题前出现,第一首学生歌曲《我们建造了巍峨的学院》形成引子的高潮。这首歌曲是怀念大学生联合会昔日光荣所唱的赞美诗般的悲歌,在19世纪初德国解放战争中大学生联合会曾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组织,后为梅特涅时代的德国政府所禁。作品中部所用的两首歌曲素材,一是《大地之主庄严颂歌》,另一是新生入学仪式上唱的《什么从天而降》。第一首歌曲由第二小提琴奏出流畅的旋律,第二首是由强烈的乐队全奏应和,两支大管形成诙谐的二重奏。这两首歌曲一起形成传说的第一乐章曲式的对比部分。主题再现后,最后融合成欢乐的歌曲《共享人生乐趣》,钢管和木管两组乐器辉煌结合,饰以小提琴的飞速音阶,导致庄严雄伟的结束。 曲目列表: 01.Symphony No.1 in C minor Op.68 1 Un poco sostenuto - Allegro 02.Symphony No.1 in C minor Op.68 2 Andante sostenuto 03.Symphony No.1 in C minor Op.68 3 Un poco Allegretto - e grazioso 04.Symphony No.1 in C minor Op.68 4 Adagio - Piu andante - Allegro non troppo, ma con brio 05.Symphony No.2 in D major Op.73 1 Allegro non troppo 06.Symphony No.2 in D major Op.73 2 Adagio non troppo 07.Symphony No.2 in D major Op.73 3 Allegretto grazioso 08.Symphony No.2 in D major Op.73 4 Allegro con spirito 09.Tragic Overture in D minor Op.81 10.Symphony No.3 in F major Op.90 1 Allegro con brio 11.Symphony No.3 in F major Op.90 2 Andante 12.Symphony No.3 in F major Op.90 3 Poco Allegretto 13.Symphony No.3 in F major Op.90 4 Allegro 14.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 in C minor Op.80 15.Symphony No.4 in E minor Op.98 1 Allegro non troppo 16.Symphony No.4 in E minor Op.98 2 Andante moderato 17.Symphony No.4 in E minor Op.98 3 Allegro giocoso 18.Symphony No.4 in E minor Op.98 4 Allegro energico e passionato 艺术家介绍: 约翰内斯·勃拉姆斯(德语:Johannes Brahms,德语:[joˈhanəs ˈbʁaːms],1833年5月7日—1897年4月3日),出生于汉堡,逝于维也纳,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,浪漫主义中期作曲家,出身于音乐家庭,又译白蓝士、柏纳谟斯。他的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的,是维也纳的音乐领袖人物。一些评论家将他与巴赫(Bach)、贝多芬(Beethoven)排列在一起称为三B。勃拉姆斯一生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,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。勃拉姆斯是一位热爱民族文化,追求古典精神的作曲家。他在创作中力图维护德奥的传统,和同时代的作曲家相比,他在这方面表现得更积极更自觉。在创作中他追求内在的感情的深刻表现,反对浮华的表面效果,风格质朴、严峻,作品富有哲理性。
|
... 展开